盛夏是急性心梗发作高峰期 主要与四方面因素有关

2024.07.23

分享:

本报讯(通讯员 徐尤佳 记者 戴虹红)67岁的李大伯有多年高血压和高血脂,但因一直严格规律服药,每年体检血脂和血压指标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晕倒,约1分钟后恢复意识,担忧的家人急忙将他送至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室。

  在就诊过程中,李大伯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抢救措施,约10分钟后恢复自主心律。此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目前,李大伯已转入心血管病科继续进行专科治疗。

  一般认为,冬季心梗高发。其实,雨水和酷热交织的盛夏也是急性心梗发作高峰期。医生表示,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高温影响。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冠心病患者心梗风险明显增加。

  空调使用不当。如果空调使用时间过长,室内外温差较大,会使心血管系统紧张,导致循环功能失调,夏季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如果从炎热室外进入空调房,或从空调房离开来到室外,可以先敞开房门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避免血管受过度冷热刺激引发痉挛。

  户外锻炼不当。许多人会在夏季增加户外运动量,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脱水,增加血液黏稠度,在加上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心情比较烦躁,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这些因素合并在一起,容易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

  熬夜、睡眠不足。夏季昼长夜短,高温难耐,容易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严重睡眠不足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导致心梗发作。

  心梗发作时,自救、提前预防极为重要。平时要关注容易引起心梗的危险因素,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是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此外,吸烟、不健康饮食、酗酒、家族遗传史也是导致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

  一旦自己或身边人出现胸疼、胸闷、出汗、濒死感等不适症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若已经出现休克症状,要抓住黄金4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此外,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都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因此突发心梗的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或就地平卧,适当做缓慢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除了急救的黄金4分钟之外,急性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为120分钟,即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心梗病人被送达医院后,病人及家属要尽快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和治疗。


来源:浙江老年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