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有益菌比例减少、有害菌比例增多所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生活中,常因为饮食不当或水土不服等环境变化而出现便秘、腹泻及肠炎等一系列肠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会考虑吃点益生菌,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专家提醒,一般情况下,如果饮食结构合理,可从正常饮食中摄取所需益生菌,不需要额外补充。确实需要补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服用,不能盲目滥用。同时,专家给出关于益生菌的常见误区,帮助大家规避风险。
误区一:有百利而无一害
很多人认为益生菌多吃无所谓,实际上,长期服用会使肠道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能力,时间一长,肠道产生依赖性,导致“益生菌依赖症”。一旦患上,需终身口服益生菌产品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所以,感觉胃肠功能有所改善,建议停用益生菌,同时注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并适量运动。
误区二:益生菌和乳酸菌一样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能是乳酸菌,也可能是其他菌属。而乳酸菌是一类发酵糖类时产生乳酸的细菌群体,有益生菌,也有有害菌。
所以,益生菌不都是乳酸菌,乳酸菌也不都是益生菌。
误区三:喝酸奶就是补充益生菌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喝酸奶,这些酸奶大部分是添加了乳酸菌的发酵酸奶,所以很多人认为喝酸奶就是补充益生菌,其实不然。
首先,加入乳酸菌可以优化酸奶的口感,但它的功能一般是没有经过筛选和验证的。
其次,这些酸奶中添加的益生菌很少能耐受胃酸和胆盐,也就是说,能到达肠道的活菌量是非常少的。
因此,酸奶可以作为美味的食物,但不建议单纯通过喝酸奶来补充益生菌。
服用时注意五件事
饭后服用,效果更好。因为食物可以中和胃酸,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而发挥作用。
用温水或温牛奶送服。水温过高,会影响益生菌的活性。
与抗生素同服时要间隔2小时。抗生素会影响益生菌的效果,建议在服用抗生素2小时后再补充益生菌。
避免喝酒、浓茶和咖啡。这些饮品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会杀死益生菌制品中的活菌。
不能同服具有吸附性质药品和食物,如胶体、活性炭,它们会包裹、吸附益生菌,使益生菌随之排出体外,影响其作用。
据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