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范意识 警惕合法骗老

2024.01.25

分享:

在高强度反诈宣传下,如今,老人被诈骗的事件已越来越少。但如何预防那些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欺骗行为呢?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张玉霞发现,诸如在老人赠与房屋后突然离婚、诱导老人签署包装成理财协议的法律服务合同等,这类包装在“合法”外衣下,但实质上却利用了老人轻信的心理,进行欺骗的案例,已有出现。

张玉霞呼吁,应注意对披着合法外衣,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为多加防范,采取各类措施,防范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发生。

警惕 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欺骗

张玉霞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例。一位高龄老人,与和自己有着46岁年龄差的保健品销售员组成了婚姻。随后,老人通过订立遗赠抚养协议、结婚、离婚等一系列流程,将自己价值千万的房产,过户给了对方。

完成过户后,仅仅25天后,双方就离婚了。此后,这位保健品销售员,并未履行自己此前的承诺,照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尽管如此,老人去世后,这名保健品销售员,还是获得了老人留下的房产。

从表面上看,这名保健品销售员并无违法行为。但张玉霞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进行前述一系列操作的老年人,或许未必真正理解自己所做行为的法律后果。

张玉霞表示,此类看似不违法,但却利用了老年人获取信息能力差、轻信易骗等特点,对老年人权益造成实质性危害的情况还有很多。

建议 加强监管,给予高龄老人一定的反悔权

张玉霞建议,应从行业规范、流程管控、普法教育等方面,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杜绝此类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发生。

首先,是加强对家政保姆、护理人员、房产中介等与老年人密切接触人员的职业监管。

其次,在审核此类欺骗行为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更加审慎,认真调查老人的真实意愿。在尊重老人真实意愿的基础上,认定该行为的性质。另外,办理结婚、赠与、遗嘱等程序的机构及人员,应在涉老工作中,加强审查。

此外,张玉霞提出,是否可以参考“7天无理由退货”机制,为老年人建立一定的冷静期。例如,可推出类似“80岁老人的处分财产行为可在7日内无条件撤销”这类的措施,在不破坏双方权益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调研和评估,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定相关标准。

张玉霞指出,普法宣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通过重复宣传,加强老年人对诈骗行为的认知,帮助他们提升自我防范的意识。


来源:老年日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