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食堂如何行稳致远?

2023.09.07

分享: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浙江杭州等地,老年食堂逐渐走红,不止老年人,附近不少年轻居民也逐渐成为其顾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年食堂并不都是运营良好,餐品种类不足、供餐范围不广、人手资金不足等问题时常出现,因经营困难而关店的老年食堂也不在少数。(9月5日《法治日报》)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存续在业状态的各类社区食堂经营主体超过6000家。这种社区食堂,其本意为重点解决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等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所以也被老年人亲切称为“家门口的幸福味道”。由此看来,小小“社区食堂”,却承担着关乎老年人晚年福祉的“民生”重任。

  

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曾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试点社区应规划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又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其中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为响应党和政府要求,不少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各级民政部门则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堂建设、老年人用餐等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

  

就目前运行情况看,一些老年食堂人手不足资金缺乏,收入微薄难以为继。相对受欢迎的社区食堂,其成功秘诀仍离不开“薄利广销”的经营之道:一是菜品适老化。社区食堂尽可能适应老年人群体的口味诉求,把菜品做得软烂一些,并照顾部分老年人的特殊偏好;二是便宜又卫生。一餐价格多在10至20元左右,不仅让老年人吃饱吃好,更吸引众多年轻食客前来就餐,甚至被誉为打工人的“避难食堂”。三是年轻人加入让社区食堂意外出圈。顾客是上帝。要实现薄利广销就得招揽天下食客。正所谓“老年人不够,年轻人来凑”。有媒体为此评论:社区食堂要留住老人的“胃”,抓住年轻人的“心”。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饭碗里装起大民生,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社区食堂要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幸福味道”,就当担负起一定的公益责任,不为赚大钱、赚快钱。

  

首先,政府补贴不可或缺。社区食堂需要政府资金帮助,至少在场地建设初期要给予补贴,尽可能促使成为社区资产,以便为社区食堂的可持续奠定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在科学选址、客流量预估等方面开展调研分析。

  

其次,提升经营活力。可打破现有社会工作者招聘年龄限制,广泛吸纳辖区居民,就近服务于社区食堂,既解决工作人员匮乏情况,也可帮助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困难;要盘活经营范围,增多花色品种,努力降耗减本,以质优价廉占领市场、吸引顾客。

  

其三,要坚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理念,发挥好社区的“店小二”作用,建立社会各方的“搭把手”机制,帮助破解社区食堂在创办、经营、扩大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包括场地、资金、人员等。


来源:东方网 张玉胜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