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老年志愿者最真挚的心声—— “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2023.08.17

分享:


在志愿者的岗位上,活跃着大批退休老人,他们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继续“上岗”。他们为何“闲不住”?“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还能为社会工作,我由衷地高兴”……多位老年志愿者透露了他们的心声。


“退休后时间总是不够用”


在北京的各大博物馆,活跃着一批老年讲解员,而平均年龄近六旬的“芳华讲解队”,便是首都博物馆的一道特色风景。

“我以这朵盛开的凌霄花结束这场讲解,希望在场的每位观众,心情要像花儿一样美丽。”首都博物馆芳华讲解队队员陈卿用一份美好的祝愿,作为讲解的结束语,今年60岁的她,已经在讲解员的岗位上工作了5年。

从退休至今,陈卿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依然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学习习惯。每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人物故事、工艺传承、艺术审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学习是永远的关键词。“每天我不是在讲解,就是在学习讲解。明明退休了,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怎么学都觉得自己的知识还是不足,真的是学海无涯!”陈卿感慨道。


“要坚持志愿服务14年”


林汉京与抗战馆义务讲解员的缘分,源于与一位抗日老英雄的相识。耿谆曾是一名二战期间被掳掠至日本的中国劳工,曾率领700余名中国劳工发动“花冈暴动”,震惊世界。2003年,林汉京结识了这位传奇老人,并被老人身上英雄气节和人性光环所感动。“老人病逝后,我就来到了抗战馆,向观众讲述他的故事,传递老人家对我的教诲,表达对他的怀念。”林汉京说。

为了更全面地讲述抗战历史全貌,2012年,林汉京加入了抗战馆的义务讲解队伍,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了这项“人生新事业”。此外,林汉京还发挥自己在航空方面的特长,先后在中国科技馆、民航博物馆为小朋友们开展科普讲解,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展望后续的退休生活,林汉京把志愿服务作为最主要的关键词,“我们前辈的抗战历程是14年,我至少要坚持在抗战馆志愿服务14年。”

穆宏雁是抗战馆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名“老兵”,十余年前,她就与志愿服务结缘。“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我还是社会的一员,还是要做自己想做的、社会需要的、有能力做的好事、善事、开心事。”穆宏雁说,“我们收获的‘谢谢’要是摞起来,能堆成山。被需要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刘苏雅


来源:老年日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