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零食是垃圾食品,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其实,选对品类、控制好摄入量并且在对的时间吃,不仅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隐患,或许还能有利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食物或饮料,任何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当身体活动增加或前一餐摄入不足时,可以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
吃多少:不超过全天能量15%
过量食用零食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从而引起体重增加。如果吃得多,还可能影响正餐获取营养和种类更丰富的食物。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零食摄入量不要超过全天能量的15%。例如,一位成年女性一天需要约1800千卡的热量,其中零食不能超过270千卡,相当于2盒250毫升的全脂纯牛奶或2袋每日坚果。
专家表示,零食的量应以不影响正餐为原则,更不应该代替正餐。
啥时间:两餐之间适当吃
不同时间吃零食,达到的效果不一样。
餐前吃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摄入量;餐后吃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起码在餐后1-2小时再吃零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两餐之间适当吃零食。
此外,2022年发表在《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000多人的零食习惯,以确定零食如何影响健康,以及零食的质量、数量、频率或时间是否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晚上9时之后进食,会增加白天的饥饿感,减少白天的能量消耗,最终增加肥胖风险。另外,与白天吃零食的人相比,晚上较晚吃零食的人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较差。
怎么选:
推荐低糖低盐低脂肪
专家表示,建议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零食,最好是完整的全食,如小胡萝卜、新鲜水果或无糖原味酸奶,而不是薯片、蛋糕或饼干等包装或加工食品。
同时,注意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饱和和反式)的食物,长期食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要特别警惕容易被认为是健康食物的果汁,千万不要把果汁当水果的替代品。
果汁里的糖含量很高,摄入过多不仅导致体重增加和心脏代谢风险,而且还会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每天饮用100毫升含糖饮料(包括果汁)会使患癌风险增加18%,其中乳腺癌风险增加23%。
据科普中国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