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和哪些人住在养老机构?

2023.06.14

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给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革。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人口空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社会特征,弱化了农村的家庭养老功能,而我国的农村养老基础又相对薄弱,养老服务资源不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

2020年3月9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信息显示,全国有200多万老年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这只是一个宏观结果。实际上,我们不知道这些住在养老院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老年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与其他老年人有什么不同。2020年11月1日举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门询问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居住状况,其中有一类选项为居住在“养老机构”。本文将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详细揭示全国有多少和多大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都是哪些人,以及他们与一般的老年人有什么不同。


-1-

数据和方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表分为短表和长表两部分。普查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要求全国所有住户都要填报,普查短表中的个人项目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和普查时点居住地等内容;普查长表是从短表登记对象中抽取10%的住户进行填报,除了短表内容外长表还涉及主要生活来源、婚姻状况,以及60周岁及以上(1960年10月31日之前出生)的人填报的居住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居住状况指的是普查标准时点前一个月被登记人的主要居住类型,共分为七类,分别为:与配偶和子女同住、与配偶同住、与子女同住、独居(有保姆)、独居(无保姆)、养老机构(指在提供养老服务的场所,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居住的情况。凡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不论与谁同住)和其他。

基于这一调查内容,我们拟利用10%样本数据计算出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全部样本老年人的比例,并结合短表中得到的全部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来估计全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人数;与此同时,还将结合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与一般老年人状况进行比较,揭示居住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各类特征,其中包括人口学、社会经济和健康特征等。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针对本次普查得到的居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数据质量进行一个初步的检验。先以北京市数据为例,由本次普查得到:2020年11月1日北京市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共有38155人,占北京市2020年普查时常住老年人口的0.89%;我们通过2016年北京市居家养老相关资源普查数据中得出:北京市2016年9月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41083人,其中有4128位老年人来自外省市自治区,占全部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10%;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378.8万,当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常住老年人的比例为1.08%,具有北京户口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97%。2016年通过养老机构调查得到的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比2020年人口普查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多出了2928人,多出了7.67%,比具有北京户口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人少了1200人;而2016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比例比2020年普查数据高出了0.19个百分点,具有北京户口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比2020年普查结果高出了0.08个百分点。

另外,上面还提到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20年初“全国有200多万老年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如果按照2020年全国26401.8万老年人计算,全国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0.75%;而利用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出的2020年11月1日全国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共计191.9万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0.73%。两个数据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十分接近。根据以上对北京市和全国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认定本次普查得出的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量和比例基本上符合实际。

本文主要测量和分析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估计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和人数;第二,估计全国不同性别和年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第三,估计不同社会经济特征情况下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并对各个比例的估计给出相应的标准误;第四,描述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并与全体老年人的相应特征进行比较。这里提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城乡、省份、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和健康状况。



-2-

全国和各地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和人数估计


人口普查长表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73%(标准误为0.002%),其中男性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87%,女性老年人为0.60%,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比例(差异在统计上高度显著)。





如果分省来看,入住养老机构比例最高的是上海,达到1.96%,其中男性老年人入住比例为1.38%,女性为2.50%。这意味着上海老年人不仅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高,而且女性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推测这里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上海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全国最高,高龄老人比重也比较高,而高龄老人中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比例较高,他们需要有人照顾,入住养老机构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次,因为男性老年人死亡率大大高于女性老年人死亡率,从而导致年龄越高,女性老年人存活人口越多于男性老年人,而女性老人的健康状况又比男性老人差,从而导致女性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也更高;最后,由于上海老年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养老金收入相对比较高、思想上也更为开明,他们不仅有条件且愿意自己花钱入住养老机构,从而导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排在第二位的是西藏,占比为1.58%,其中男性为1.69%,女性为1.49%。西藏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占比高,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当地政府对困境老人的保障力度比较大,另一方面西藏城镇职工老年人养老金收入也比较高;与上海正相反,西藏女性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低于男性,推测这与西藏预期寿命比较低、男性和女性老年人死亡率差异相对比较小有关。排在后面的省份依次是新疆(1.13%)、吉林(1.10%)、浙江(1.07%)、重庆(0.98%)、安徽(0.97%)和黑龙江(0.94%),这里既有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也有老龄化水平相对比较高的东部地区。

入住养老机构比例最低的是甘肃(0.29%),其次是云南(0.31%),再往后是海南(0.33%)、贵州(0.37%)和广西(0.37%),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推测这里既有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和以往计划生育政策比较宽松导致孩子数量比较多、老年人可以依赖子女实现居家养老的原因,也有养老观念比较传统,不喜欢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原因。


第七次全国普查得出:2020年11月1日全国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是辽宁省(25.7%),其次是上海(23.4%)、黑龙江(23.2%)和吉林(23.1%);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共有2122万老年人,是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唯一超过2000万的省份;其次是江苏省,为1851万人;排在第三位的是四川(1816万人),再往后是河南(1796万人)、广东(1557万人)、河北(1481万人)和湖南(1321万人)。根据各地老年人口总数和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可以计算出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人数。2020年全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点估计人数为191.9万人,95%概率度的区间估计为191.0万人到192.8万人之间。

同样,我们也可以估计出各省相应的结果。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数量最多的是四川,共有15.9万人(15.6-16.1),其次是山东,有13.5万人(13.2-13.7);河南有13.0万人(12.8-13.2);江苏有12.9万人(12.7-13.2);浙江有12.9万人(12.7-13.1);上海有11.4万人(11.2-11.6);安徽有11.1万人(10.9-11.3)。这里除了上海以外都是人口和老年人口大省,上海入住养老机构人数多是因为入住率在全国最高;入住养老机构人数最少的是青海(0.41万人)、海南(0.48万人)、西藏(0.49万人)和宁夏(0.53万人),这些地区既有老年人口规模比较小的原因,也有入住率低的原因。



-3-

不同性别和年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

从表1中我们知道,男性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87%,女性老年人住养老机构比例为0.60%。如果全国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的话,意味着绝大多数省份也是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但这里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上海,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比男性高;除此之外,北京、浙江、广东和福建也是女性老年人入住比例高于男性老年人,这些也都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均预期寿命比较高的地区。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同时增加,这是因为年纪越大健康状况越差,越希望有人照料。比如全国60-64岁组人口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24%,70-74岁组提高到0.60%,80-84岁组进一步升高到1.82%,90-94岁组达到4.44%。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从60到84岁都是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而85岁组以后则是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男性,这里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提高,存活下来的女性老年人数量要比同龄男性老年人多,即性别比大大低于100。

比如在60-64岁组每100位女性老年人相应有101位男性老年人,此时男性老年人数量略微多于女性老年人;此后的各个年龄都是女性老年人多于男性老年人,即性别比不断下降,到了80-84岁时每100位女性老年人对应只剩下82位男性老年人,90-94岁时每100位女性老年人只有60位男性老年人,到了100岁及以上每100位女性老年人仅剩下42位男性老年人。

导致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比例随年龄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比如随着年龄升高丧偶老人比例会增加,特别是女性老人,从而导致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增加;随着年龄升高老年人经济条件变差,三无和特困老人会增加,当地政府会将这些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实施集体供养,从而使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比例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会变差,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比例会迅速增加,从而导致老年人更需要他人、甚至是专业照护,入住养老机构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图1反映不同性别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升高。低年龄段男性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高年龄段发生反转,女性高于男性,而且两条曲线与年龄的关系非常密切,用二次曲线做简单回归得出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为0.977和0.947,二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和0.973,二者高度相关;

图2反映不同性别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比例随年龄提高而上升曲线,老年人不能自理比例通常是女性更高,特别是到了高龄阶段二者差异会迅速加大,两条曲线与年龄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确定性系数R2分别为0.990和0.995,相关系数几乎接近于1。

图3是将(男女合计的)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与不能自理比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关系同样十分密切,R2达到0.998,相关系数为0.999。这些都充分说明: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随年龄的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比例随年龄上升导致的结果。


在河南省周口市官路边老年驿站,文艺表演团队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演出。供图:河南厚朴养老集团


-4-

各类不同特征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


前面给出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下面将给出全国分城镇乡、分婚姻状况、分主要生活来源和分健康状况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的估计。

我们知道全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0.73%。如果按城市、镇和乡村来分的话,常住在镇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高,为0.91%;其次是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为0.86%;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低,只有0.55%。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城市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镇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大大高于女性,甚至是女性比例的二倍,乡村跟镇类似,也是男性入住比例大大高于女性,也是女性比例的二倍以上。

我们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看他们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

处于未婚状态的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达到13.72%,即每100名未婚老年人中就有14个人住在养老机构;比例最低的是有配偶的老年人,只占0.18%,即每1000个人中只有不到2个人住在养老机构。

相对一般人群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处于离婚状态和丧偶状态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32%和1.60%,基本上是一般人群入住养老机构比例的两倍左右。如果比较男女差异的话,除了有配偶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入住养老机构比例相同外,处于其他婚姻状态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都是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下面按不同生活来源老年人来看入住养老机构比例。

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生活来源”中涉及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金、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其他共7类。因为我们测量的是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情况,所以不关心老年人失业保险金、财产性收入和其他这几项内容。

人口普查定义的劳动收入指主要依靠劳动报酬、经营利润或家庭收益(包括现金和实物收入)生活;离退休金/养老金指办理了离休、退休或退职手续,主要依靠从原工作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的离退休金(包括退职费)生活;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简称低保)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主要依靠从政府有关部门或集体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以及依靠发放的烈军属、五保户、残疾人等的生活抚恤金生活;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指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或亲属的供养和资助生活。

在这几种分类中,主要依靠低保生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高,达到3.70%,而且男性为5.78%,女性为1.28%。主要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0.75%)与老年人整体入住比例(0.73%)接近,但男女差异在方向上正好相反,在程度上几乎一致,即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的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0.86%)高于男性老年人(0.65%);依靠家庭成员供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0.54%)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而且同样是男性入住比例(0.63%)高于女性入住比例(0.49%);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收入生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低,只有万分之五。

如果比较城镇乡差异的话,生活在镇、依靠低保生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高,达到6.02%,男性甚至高达9.88%,女性为1.94%;乡村依靠低保生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略高于城市老年人,而且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是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老年人。


根据人口普查定义,依靠低保生活的老年人包括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和“五保”老人,这部分人均被纳入民政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而其中的大部分老年人被收住在政府建设的公办养老机构中供养。主要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整体水平不高,相对来说城市略高于乡村,乡村高于镇;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在乡村非常低,只占0.31%,镇的比例为0.68%,而城市的比例为1.14%,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老年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思想也更为开放,同时城市老年人生育孩子数量相对较少,从而老年人更倾向于入住养老机构;农村的情况与城市正好相反,从而导致乡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更低。

另外,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老年人中男性老年人入住比例,无论是城市、镇还是乡村,均普遍高于女性老年人。而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收入生活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普遍较低,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他们既要工作,同时身体状况也比较好,所以没有必要住在养老机构里。


图3展示了老年人生活自理比例与入住养老机构比例之间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几乎等于1,这意味着老年人健康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是否入住养老机构的选择。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针对60岁及以上人口询问了身体健康状况,并给出了四类选项: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被调查者直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勾选。这属于典型的“自评健康”测量,与一般自评健康测量不同的是,该问题不仅引入了健康等级,同时还引入了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将“生活不能自理”归为“不健康”,并将其设定为最不健康一级。

如果按不同身体健康状况来看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的话,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健康状况越差、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越高。比如健康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为0.17%,基本健康为0.68%,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为2.07%,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为8.28%。这意味着每1000位健康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不到2个人,每1000位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有83人,二者的差异非常大。这四类健康状况下男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均高于女性老年人。


如果将城市、镇和乡村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进行比较的话,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是:城市健康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低,只占0.14%,而城市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达到3.52%和15.87%;因为乡村整体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就比较低,所以乡村不健康老人,无论是生活能自理还是不能自理,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均比城市和镇要低很多。从性别上看,除了城市女性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男性外,其他所有情况都是男性入住养老机构比例高于女性。


-5-

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特点

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特点只有通过与一般老年人进行比较才能体现出来。比如,一般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结构通常是低年龄时人数较多,高年龄时人数较少,像一座塔,底部较宽、顶部较尖,而且左右两侧相对对称,犹如图4的形状。



在这个结构里,男性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70.0岁,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0.7岁;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人数最多的(众数)年龄都是63岁;男性占老年人的比例为48.2%,女性占51.8%。

而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结构则不像一般老年人那样规则了,从图5可以看出入住养老机构的男性老年人人数明显比女性老年人人数要多,其中男性老年人占比为57.5%,女性占比为42.5%;男性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5.5岁,比一般老年人大了5.5岁,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1.1岁,比一般老年人大了9.3岁,而且比入住在养老机构的男性老年人平均年龄大了5.6岁;而且众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年龄男性为68岁,女性为84岁,女性比男性整整高了16岁。很明显,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很多男性老人在低年龄时就进了养老机构,而绝大多数女性老人到了高年龄以后才进养老机构。



如果将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年龄、性别结构与一般老年人对应的结构进行比较的话,可以发现老年男性人口比例与老年女性人口比例在低年龄段基本平衡。然而,随着年龄的提高,男性老年人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而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71岁之前男性老人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女性不到30%,进入80岁以后的高龄期女性老年人人数开始多于男性老年人数。所以整体上看尽管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量男性多于女性,但是在低年龄段中男性老年人更多;在高年龄段中女性老年人更多,这个规律是非常明显的。



入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婚姻结构与一般老年人的婚姻结构也有很大差异。

一般老年人群往往是有配偶的比例最高,占到全部老年人的75.2%(见图8),而且男性老年人有配偶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二者的比例分别为83.2%和67.7%;排在第二位的是丧偶比例,占全部老年人的21.8%,而且男性老年人丧偶比例明显低于女性老年人,二者分别为12.2%和30.8%;未婚和离婚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1.6%和1.3%,但男性老年人未婚比例比女性老年人高很多,男性为3.1%,女性为0.3%;离婚比例则是男性略高于女性。




与一般老年人的婚姻结构中以有配偶为主流,而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婚姻结构则以丧偶老人数量最多(见图9),占到全部住在养老机构老人的48.0%;排在第二位的是未婚老年人,占31.2%;有配偶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的占18.4%,离婚的老年人只占2.4%。实际上,住在养老机构的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婚姻结构差异也很大。男性老年人的主流人群是未婚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一半;丧偶老年人占30.1%;女性老年人的主流人群是丧偶,占到住在养老机构全部女性老人的72.1%,女性未婚老人只占6.1%,远远低于男性未婚老年人所占比例;住在养老机构中女性老人数量第二多的是有配偶老人,占20.3%,离婚的女性老人比例很低,只有1.6%。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越是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养老机构的比例越高,这本身就意味着住在养老机构老人中身体状况不好的人会更多。

图10给出的是按性别分的老年人各类身体健康状况所占的比例。很明显,健康占比最大(54.6%),其次是基本健康(32.6%)、再往后是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10.4%),最后是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2.3%)。如果分性别看的话,男性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上好于女性老年人。如果看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占比最高的是基本健康(30.7%),其次是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29.6%),排在第三位的是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26.7%),比例最低的是健康老人(13.0%)。




在这里不健康老人(包括能自理和不能自理两部分)占了56.3%,健康(包括健康和基本健康)老人占43.7%,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不健康者居多;住在养老机构的男性老年人健康结构排序与男女合计的情况基本一致,但女性老年人健康排序上则完全不同,比例最高的是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占到34.5%,其次是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老人,占到26.8%,排在第三位的是基本健康老人,比例略低于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老人,而女性健康老人在养老机构中只占12.0%。很明显,对不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养老机构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6-

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21》公布了2020年末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养老机构数量和养老机构中的床位数量。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158个,共有机构养老床位4882366张。根据前面估计出的2020年11月1日全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入住老年人的人数,若按照“一人一床”计算,2020年全国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39.3%,意味着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达60.7%。

如果看各省的情况、且不考虑西藏的话,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最高的是上海,达到81.8%;其次是重庆和新疆,床位使用率均达到66.7%;再往后是青海,床位使用率为61.2%。其他省市自治区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均低于50%,其中最低的是云南,只有24.5%;其次是贵州,为26.0%,再往后是宁夏,为26.4%,后面还有江苏(29.2%)、天津(30.0%)和安徽(30.8%)。


实际上,全国很多地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是按照“9073”或“9064”目标来规划机构养老床位的。如果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比例达到3%或4%的话,则意味着全国要有792万(按3%计算)或1056万(按4%计算)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同样也需要这么多数量的养老床位。目前的488万张养老床位可以解决全国1.8%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但也只有四成的老年人居住。目前实际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只有192万,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比例只占全国老年人的0.73%,距离3%或4%的规划目标相差甚远。实际上,离规划目标最近的应该是上海。上海的目标是“9073”,即有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然而目前上海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占全部老人的1.96%,上海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可以容纳上海老年人的2.40%。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已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能够容纳本地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安徽,达到3.15%;其次是浙江,为2.78%;排在第三的是北京,为2.63%。超过2%的还有吉林、上海、江苏、湖北、黑龙江、江西、天津和宁夏。容纳老年人口比例比较低的是海南(0.61%)、甘肃(0.68%)和青海(0.94%)。


-7-

归纳和总结


全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只占全国老年人口的0.73%,意味着全国有99%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居家养老。然而,一些地方针对承载不到1%老年人养老的机构有非常“精准”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甚至在财政上有比较大的投入,并大力推动养老机构的兴建和发展,而超过99%居家老人的养老问题关注的却很不够。现在看,无论是“9073”还是“9064”的规划目标,离实际情况相差都比较远。任何“目标”都不能来自脱离实际的猜测和想象,而更应该基于客观事实。目标制定的不合理不仅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很多无效工作。

事实和数据都告诉我们:在中国,目前养老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十分有限,能够服务的老年人数量非常少。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即使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也只有8.3%的人住在养老机构,而占91.7%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也是生活最困难的一批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里,更是缺少专业人士的照护。政府和社会应该将工作重心和工作目标从机构养老转向社区居家养老,抑或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协同发展。一旦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了,99%以上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才有希望得到解决。

2022年9月民政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其工作目标是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鼓励在设施建设、机构培育、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重点为60周岁及以上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这意味着国家已经将养老服务的重点从机构养老转向社区居家养老,这将会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参考文献略)

来源:养老周刊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