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好,根源并非都在口腔 医生提醒:警惕牙齿和血糖互相伤害

2024.09.26

分享: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秋冬季一到,不少人出现牙疼的情况。这与天气干燥,唾液分泌减少,气温降低,易受寒冷刺激等原因有关。加之“秋风起,蟹脚痒”,吃螃蟹也容易磕坏牙齿。

  

除了以上情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袁琴提醒,有时,牙齿不好根源或许并不全在口腔,血糖高低就与之息息相关。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引发牙龈炎、牙周炎、口腔内膜病变、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等问题。

  

袁琴表示,高血糖是牙周疾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牙周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口腔由于唾液量减少、微环境改变、自洁能力下降,成为各种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发生口腔黏膜病变、龋病、牙周病等。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使牙龈等组织更易受细菌侵袭;血糖控制不佳还会导致伤口愈合能力下降,感染往往更严重,更易蔓延(至颌面部)和迁延不愈。此外,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脱落风险也更大。

  

糖尿病和口腔健康的影响是相互的。牙齿和牙周组织反复感染,也会加重糖尿病。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问题时,除了日常口腔治疗,控制血糖指标也至关重要。袁琴建议,日常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下,非空腹(餐后2小时)10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7%以下。

  

糖尿病患者日常如何做好口腔养护?医生建议,保持每天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牙齿清洁,去除牙石和牙菌斑。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食物,减少对牙齿的损害。一旦出现口腔问题,如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及时就医。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