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数字化时代,围绕网络产品的“适老化改造”,有助于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也是社会敬老爱老文明风尚的体现。近日有媒体调研发现,手机App适老化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确实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使用时存在切入模式难、功能缺失多等诸多问题。对此,中消协曾发布专门的项目研究报告。在其纳入评测的104款App中,40.3%的App既无老年人专用版本,也无内嵌适老界面。而在便于老年人顺畅理解方面,平均达标率仅为66.6%。常见的是,不少App切换成适老模式后,首页虽字大醒目,但点进具体页面,字又变小。同时,一些功能因为字体变大,显示不全,往往只能以省略号的形式体现。诚如媒体指出,“适老功能”成了表面功夫。
毋庸多言,“适老功能”迎合了老年群体的需求,可一些App适老化改造何以改成“半吊子”?究其主因,还是在于“不愿改”。在一些互联网企业看来,适老App倡导的“去广告、禁弹窗”等无疑断了自家“财路”,也因而往往将目光聚焦在年轻人身上,对老年人的需求缺乏深入研究思考,将适老模式停留在字大字小的表面功夫,敷衍了事完成任务。
科技的温度来自人性的关怀,让老人用得舒心、放心和开心,才是“适老”二字的应有之义。避免适老化流于形式,一方面,企业应该在增强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大担当”,合法合规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持续发力。在重视老年群体的权益保障、加强对企业适老化改造监管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智能”素养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来源:老年日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