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温阳散寒 蓄积阴精

2024.01.09

分享:

进入小寒节气,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小寒到来,标志着冬季寒冷时节正式开始。中医理论认为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循环障碍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小寒时节更是一个考验。

  小寒起居·早卧晚起

  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黄帝内经》记载的“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是因为冬季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量地早睡晚起,延长睡眠时间。

  此外,早睡晚起还可避免损伤肺经(3-5点当令),避免肺失宣降而气机失调、百病丛生。

  小寒饮食·温阳散寒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冬对应肾脏”,这个时候老年人要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即可以通过增加食“黑”来补益肾脏。

  冬季补肾宜食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芝麻、黑枣等,可以补充精气,调节免疫功能,此外,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也有补脾胃、温肾阳的功效。

  此外,不要盲目进补。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应以温补为主。可以适量食用羊肉、鸡肉、牛肉、鱼类等肉类,做法以炖煮为宜,以保持热量。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以免上火。日常饮食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低盐、低脂、低糖、清淡饮食为宜。

  小寒外养·艾灸、泡足

  1.艾灸: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

  对于易感冒、受凉后咳嗽的老年患者,可艾灸大椎穴、风门穴,大椎穴为督脉之会,是阳气交汇的穴位,风门穴可以宣肺解表;对于脾肾两虚,遇寒冷易腹泻、腰疼的老年患者,可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穴位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以艾灸局部皮肤温热为度。

  2.泡足:阳气始于足五趾之表,足部穴位较多,与气血阴阳密切相关。

  老年人气血不足、寒主收引,更容易让身体气血瘀滞而引发疾病,尤其是足部,因此可以选用温阳散寒通经功效的方剂泡足,如酌情选用艾叶、鸡血藤、吴茱萸、花椒、小茴香等药物煎剂泡足,每日1次,每日10-15分钟。

  小寒穿衣·头、脚保暖

  专家提醒,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免惹来疾病。

  出门时,头部保暖非常重要,戴顶帽子可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从头部散失。

  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搓搓脚心,能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小寒运动·做好热身

  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应更加注重锻炼身体,以取得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效。

  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但寒冷天气时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柔韧度降低,必须在运动前做一些热身,如擦面、拍打全身肌肉、拉筋等,避免造成运动损伤。

  在外运动时需要注意正确呼吸方式,宜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即可以对吸入的空气加温,也可减少吸入空气里的灰尘与细菌,达到保护呼吸道的目的。    

  小寒养生食疗方

  栗子炖鸡

  制作方式:以童子鸡、栗子、食盐、味精等清炖而成。

  功效:栗子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可以缓解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头晕耳鸣等症状,还可以健脾养胃,保护胃黏膜,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此外,栗子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防治便秘;童子鸡具有温中益气、益精填髓、益五脏、补虚的作用,可用于虚劳消瘦、气血虚弱、五脏亏虚等人群。

  苏藿姜枣茶

  制作方式:紫苏叶、藿香、生姜、大枣、红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紫苏叶性味温、辛,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化痰止咳的功效;藿香有化湿、和中、止呕、解暑的功效;生姜有祛风发汗、解表散寒、温中、温肺的功效;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该茶可解表散寒、行气化湿、温中和中,尤宜于小寒时节饮用,可用于寒湿疫气的预防,此外,素体虚寒、脾胃虚弱者,可适量饮用。


来源:老年生活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