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与秋气相应 按揉五穴有助强肺气

2023.09.26

分享:

肺气与秋气相通,所以肺金之气在秋季而旺盛,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也表现强盛。

  秋日渐凉,人体气血运行随“秋收”之气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秋季气候清凉干燥,肺脏清虚娇嫩,喜润勿燥,肺开窍于鼻,与皮毛相合,大肠又与肺相表里,故秋季易见鼻干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秋燥症”。肺主气、司呼吸,对全身之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秋季养生就要以养肺为先,增强肺气,进而减少冬天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人体腧穴,内应脏腑,转输经络气血,故而秋季养生,可借助按揉迎香、中府、鱼际、太渊和三阴交诸穴,强健肺气,从而达到《黄帝内经》“养收之道”的要求。

  迎香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该穴位居鼻旁,主治鼻塞不闻香臭,作用刺激可恢复嗅觉,故而得名迎香。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多发季节,经常用指腹按揉(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鼻炎等带来的鼻塞、流涕症状,保持鼻腔畅通,还能调补肺气,预防肺病。

  中府穴:手太阴肺经腧穴,在胸前壁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简便取穴为正坐位,以手叉腰,先找到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云门穴),再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即为该穴。秋季坚持按揉该穴,可有效调理胸闷、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同时要注意的是该穴所在位置肌肉较薄,按揉时要把握好力度,以有酸胀、耐受为度。

  鱼际穴:手太阴肺经腧穴,在手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桡侧中点外侧的赤白肉际处。鱼际穴为肺经五输穴中的荥穴,因“荥主身热”,所以清泄肺热的作用很强,主治肺系实热引起的咳嗽、哮喘、咯血、咽喉肿痛、咽干、失音等病证。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可经常按揉,增强肺气,减轻哮喘发作。

  太渊穴:手太阴肺经腧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该穴为肺经五输穴中输穴、原穴和八会穴中的脉会,脉气旺盛之处,对肺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主治外感、咳嗽、气喘等疾患。同时因“气血同源”和“气能载血”,太渊穴又可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咳血等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效用,经常按揉该穴,亦可调节血压。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脾为肺之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按揉三阴交穴,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调补气血,增强肺气,促进肺与皮毛气血相通,有效缓解“肺燥”,减轻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据《中国中医药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