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夏季需防低血压

2023.07.13

分享:


最近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上升,血管也会扩张,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再加上大量出汗,会造成血容量减少,血压也会相应下降。

  对于正常人来说,血压随季节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自身调节能力差,气温变动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变大,另外不合理的减药、停药,也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般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临床可以诊断为低血压。但老年人往往合并血管狭窄,尤其是心脑血管狭窄,血压还未降至90/60mmHg,很多老年人就已经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血压下降会造成全身器官缺血,一般的血压降低可能仅仅表现为头晕、健忘、反应迟钝、昏睡、乏力等。严重的低血压可能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出现晕厥、新发大面积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塞、肾脏衰竭等,危及生命安全。

  老年人身体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一过性的低血压,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还有素来血压偏低的正常人,也容易在一些诱因下出现低血压反应。例如以下情况:

  1.长时间久蹲久坐,突然站起。

  2.用过热的水泡澡、泡脚。

  3.腹泻、呕吐、出汗、发热等造成体液丢失。

  4.天气炎热后,长时间不监测血压,未调整降压药物。

  5.血压升高后,自行口服多种降压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甚至明显低于正常值。

  6.饱餐后,尤其是老年人,也可能出现餐后低血压。

  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年轻人,建议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老年人,尤其是大于75岁的老人,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就可以,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也可以适量降低。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牛素贞 牛琳


来源:燕赵老年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