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空床多或引发行业洗牌

2023.06.29

分享:

 “过去我们96张床位常年是满的,现在空了将近20张。”地处上海黄浦老城厢的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说。位于浦东的一家养老院床位空缺也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多的时候住了160多位老人,现在不到当时的一半。”两位机构负责人均表示,除自然离世的老人外,入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老人回家了”。


  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是上海养老行业的主体,过去几年,行业内机构或多或少都受疫情带来的“严进严出”影响,流失了部分老人,也进一步暴露了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客观短板。这些行业问题,究竟是短期困境,还是深层焦虑,会不会引发全行业洗牌?


  1 医养结合需求突出


  位于普陀区某家养老院,在老人流失的同时也发现,现在主动找来的老年人,入住的渴望度和迫切度比疫情前高。原因是这里紧邻上海岳养中医门诊部,老人担心住在家里,万一再遇到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无人照护、用药困难。

  记者调查发现,决定一家养老院的运营水平,医疗能力是关键因素。不过,记者也注意到,目前上海养老院邻近的医院普遍为社区医院,能够解决的问题相对有限,老人真正出现急症,还是要求助三甲医院。专家也普遍认为,国内现阶段的“医养结合”,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 难以满足多元需求


  记者了解到,不少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内,主要提供的床位是多人间床位。哪怕在定位中高端的民办养老机构,单人间比例也不高。这样的单一市场供给,把许多有消费能力的老人挡在门外。

  “老人鼓起勇气踏入养老院,最好能是独立的房间,保障个人隐私,也避免与同住人产生摩擦。”一些养老院院长表示。对此,业内专家也表示,上海新设的机构养老床位不应一味追求数量,还应合理调整结构,综合现代人的需求和消费观念,设置个性化、差异化、多等级的床位,以服务质量为先。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章晓懿指出,目前市场上出现结构性的需求不平衡,有的养老院“过热”,有的却濒临关门,原因之一是市场不缺床位,但缺少多层次的梯度供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保基本之外,社会也需要配置各类不同标准的养老床位,去匹配不同的人群。”


  3 成本问题更加突出


  在上海经营多家民营养老机构的王海水告诉记者,院内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护理费、床位费、伙食费。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养老院基本能做到以床位费抵房租支出,以护理费和伙食费抵人力支出,实现“平进平出”,或“少有盈余”。“现在床位费收不够,护工护士用原来的价格招不到,成本就上去了。”

  一端是床位的收入少了,另一端,人力支出却不得不增加。一些专家发现,上海相当数量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长期处于高位。为了缓解其运营困难,近年来,上海陆续出台了补贴机制,但当下随着床位空置问题和用人成本增高问题的出现,成本难题更加突出。

  人才方面,上海自2018年全面推行长护险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养老院护理员转行为居家养老服务。“全市护理人才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居家养老市场激增,养老机构招人、留人难度就变大了。”多家养老院院长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杜晨薇 吴越


来源:老年生活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