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 四成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有效果

2023.04.21

分享:


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低龄老年人消费更具活力,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高龄老人养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整体而言,老年人消费环境仍需“适老化”提升。

202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专项调研。面向养老消费需求端,对老人、家属子女或陪护者开展问卷调查,得出5条主要结论。


一是老人居家养老更关注家政餐饮等“日常所需”。但老人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比例较低,购买过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的受访者占比27.84%,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占比22.48%,购买过餐饮服务、老年饭桌等服务的占比20.59%。

二是机构养老的需求重在“医养结合”,服务性价比更受关注。超过四成消费者认为养老机构收费合理性一般,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满意度为62.03%。遇到的主要服务问题包括食品安全事故(26.58%),随意增加或调整费用(26.16%),摔倒等人身安全事故(24.47%)。

三是低龄老人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专用食品受老人认可。调查显示,低龄老年人更具消费活力。他们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观念能够与时俱进;身体健康程度更好,生活爱好丰富多元,除了基本日常生活品的购买需求,对文化娱乐、时尚服饰、电子产品、保健产品购买意愿更加强烈。

消费者对老年保健品和专用食品认同度较高。45.35%的消费者认为老年保健品和专用食品有效果,食用有益健康;36.67%的消费者不确定食用实际效果,但愿意尝试。

四是身心和观念影响老年人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过程。居家养老是老人首选,对机构养老尚有多重顾虑。从养老方式观念来看,有53.81%的老人更希望和儿女家人同住养老,41.20%的老人在身体允许条件下,愿意居家和配偶或独自居家养老。

五是消费环境需更加“适老”,老年人维权意识有待加强。调查显示,60.91%的老年消费者遇到过打“亲情牌”进行营销的情况。老年人遇到最常见的消费问题包括故意夸大质量(62.88%)、虚假折扣优惠(54.74%)、商品或服务质量差以次充好(53.06%)、价格不透明(49.60%)等。当遇到消费纠纷时,41.99%的老人找商家或购物平台理论,26.25%的老人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19.99%的老人自认倒霉,表明老年人在消费维权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来源:老年日报


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