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颐老友记】助力高考季,一位清华老学姐揭秘求学之路!

2022.06.27

分享:

万颐养老院中,每一位老人,都是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他们用一辈子的经历撰写形形色色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惊心动魄、或平淡如水,但不得不承认,和他们交流的过程,就是在阅读中走过他们走过的路,看他们所看的风景。



八一建军节

同伙伴一同考入清华

1952年


有人,就有故事。


有故事,就有江湖。


阅读故事,感悟光阴岁月,体会百味人生。万颐养老特开设【万颐老友记】新栏目,鼓励长者自发投稿,讲讲和自己有关的那段日子,我们将以第一视角原汁原味还原他们的故事。


近期,我们收到一封来自清华老学姐的自白投稿,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求学生涯中。



今日主人公

深圳市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 谷永义


《我的求学岁月》


我出生在北京,在北京长大,当时社会上留传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一代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的父亲是老清华,在校时考上公费赴美留学,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毕业,哥哥也是清华的。我又是属于重理轻文的类型,所以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是很自然的。


我幼年的教育是典型的按步就班,不过因抗日战争爆发,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北京沦陷了。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俩一路逃难,铁路已不通,靠人力车每天行走七,八十里,历经数月最后到达重庆去投奔父亲。


由于生活动荡,大人也顾不上管教我,待日本投降返回北京时我已是小学五,六年级了,当时成绩相当差。家长人很重视教育,于是姑姑每天揪着我补习,我想逃都逃不掉。



在姑姑与父亲的帮助下我进入了一所教会女中(慕贞女中解放后改名女十三中),这是好中学之一,老师教学非常负责。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何老师,她在教新课之前让我们自己先预习,课上会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比一上来就告诉你最后的结果胜数倍。我的学习有进步,文娱活动也多了起来。像歌咏队、口琴队、腰鼓队、舞蹈队等等,不像现在学生学习的压力那么大。上课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也不需搞得很晚。


最紧张的时刻是在高三下半学期,所有的课程全部教完,剩下的时间就是复习这六年所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或者在家复习,我选择在家,把自己关在屋里,一遍一遍的刷题,理科主要靠平时多做题越多越好,文科是要死记硬背的,我像老和尚念经那样每天持之以恒地复习。就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母亲给我送来水果饮料,几个小时后她再进来看,东西都没有动过,我的精神高度集中,根本顾不上吃东西。




故地重游

和老伴在校门口合影


后来我不负众望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校更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清华学习是很紧张的,平时有小考期末是“面试”,与老师一对一,进屋后像抽签一样抽出一题,老师根据此范围提出问题让你回答测试你的概念是否清楚,然后再结合小考的成绩给出分数。每人一个记分本,五分制,五分最好。专业课都是要经过这种考试的。体育是实行“劳卫制”,有跳高,跳远,长跑,鞍马,爬绳等,每一项都要达到标准才算通过。


求学路上也有一些小趣事,学校占地面积很大,各个楼之间相距较远,但是上课就要在各个馆乱窜。比如这堂课在土木馆上,下堂课在机械馆上,为了不影响下堂课,每次下课我就像赛跑一样全力冲刺几百米,我是近视眼还要占个前排位子。



这五年时光很快就度过了,我没有虚度光阴,在清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在工作中对大型钢铁厂重型厂房的设计也特别顺利,退休后我也继续学习,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



水木清华

和爱人在水木清华合影

2007年

看了清华学姐的故事,各位读者有没有想起那个几年前或者几十年前挑灯夜战的自己?在那个最美好的青春里,每个人都和自己在斗争,吃过高考的苦,才更有勇气面对这坎坷人生路。如今正是高考查分季,也祝愿每位学子不负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


想了解关于养老院费用及服务,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