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冷空气到来,小小预防心血管疾病

2018.12.08

分享:


广州的冬日比较神奇,已经入冬1个月,天气依旧暖和,完全没有冬天感觉。然而,从今天开始,明显感受到冷空气到来,新一轮降温过程启动,气温小幅下降3℃~5℃,且有降雨相伴,预计最低温将创下半年新低。到12月9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5℃左右,比现在的最低气温还要低。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广州市多云到阴天为主,偶有零星小雨,早晚有轻雾。市区未来三天天气继续阴沉,气温起伏不大。



图片源自网络

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这次的降温,最可怕还有持续性的降雨。这种湿冷的天气是最让老广们难受的了。气温骤降还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近10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一直稳居各种疾病前列。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大约有50%是冬季发生的。



图片源自网络

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个小技巧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三低”的特征,“四高”即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那么如何渡过这个“危险潜伏期”呢?依据季节变化,适当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可以强身。要预防需做到以下几个小技巧。

1.预防感冒。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梗。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2.  不宜晨练,时间适当推后。早上气温较低,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建议老人天冷时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锻炼。因为早晨空气冷,血管受到冷觉刺激之后会突然收缩,使血管内压增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有习惯晨练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将晨练时间向后退一退,等到天气不那么冷的时候再出门锻炼。锻炼要以室内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易引发心血管供血供氧不足。

3.  清淡饮食。心脑血管疾病往往都有三高病史,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降低,容易形成血栓;高血压就跟平时日常生活盐的摄入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盐的摄入量越大,血压越高;高血糖会使血脂、血小板等物质更容易在动脉管壁沉积,形成斑块,阻塞血管,使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差,也就是血管弹性变差,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要低脂低糖低盐的清淡饮食,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生次数。

4.  控制血压。气温起伏较大时,血压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



图片源自网络

5.  适量饮水。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的病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可适量饮用0.9%含盐饮料,口感微咸即可;如果血糖不高,可以喝一杯温蜂蜜水,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防止便秘。心血管病人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稠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1500毫升尿为宜。

6.  常备药充足。气温骤降时,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而且心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因此,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病专用药很有必要。

7.  请勿蒙头睡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

8.  忌洗澡时间过长。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如果有人陪护在身边会更好。

9.  避免不良情绪。临床上许多心血管病患者,由于情绪激动、发怒使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甚至过于悲痛发生心肌梗塞而死亡。由情绪波动引发者,服药一般效果不佳,应做到乐观对待疾病,保持情绪稳定,才可尽快康复或减少发作。

综合自@人民日报、生命时报、新华网、丁香医生等



以上图片版权归其作者及肖像者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严禁使用在其他广告宣传资料等商业用途或其他用途。